赤潮在國際上被稱為“紅色幽靈”,它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已經成為世界性“公害”。
近年來,一種名為“改性粘土”的技術在消除赤潮方面發揮了明顯作用。該項技術的研發者是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生態與環境功能實驗室主任、研究員俞志明。他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十多年磨一劍,終于將這項技術投入到實際應用中。”
據報道,20世紀70年代,日本科研人員提出用粘土治理赤潮的技術,使天然礦物與導致赤潮的微藻結合后產生絮凝沉降效應,藻類沉到底部,不能產生光合作用,從而可以消除赤潮。
1991年,俞志明加入中科院海洋所,開始研究赤潮問題。俞志明和團隊成員潛心研究,發現高嶺土的效果比蒙脫土好。通過機理研究,俞志明終于發現了其中的奧秘:“粘土表面含有負電,而赤潮生物也帶有負電,負負相斥,所以天然粘土絮凝藻類生物的效率很低。相對來講,高嶺土表面所含負電較蒙脫土少,所以高嶺土的效果比蒙脫土好。”這一新的研究結果給俞志明一個重要啟發,“如果通過技術手段,把粘土表面負電降低,甚至變成正電,那么治理赤潮的效果就會非常明顯了。”
由此,俞志明提出了旨在提高粘土治理赤潮效率的“粘土表面改性理論”,在此理論指導下制備出高效改性粘土,其治理效率比原來提升了幾十到幾百倍。
報道稱,如今,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術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國際上能夠大規模應用的少數幾種方法之一,2014年成為我國赤潮治理國家標準方法。該成果曾獲得包括2015年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在內的多個科技獎項。
報道稱,隨著技術逐漸成熟,改性粘土的名氣也打到國外,被列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近海赤潮監測和管理對策》一書,成為國內外赤潮治理方面的重要依據和指導。
最近,俞志明等人應國際赤潮研究領域影響最高的專業雜志Harmful Algae主編Sandra Shumway的邀請,就改性粘土理論、方法與應用等方面發表了綜述性文章,進一步提高了改性粘土技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目前,俞志明團隊正在承擔有關赤潮的國家重點科技研發項目。對于未來發展,他信心滿滿:“立足國家需求,放眼國際市場,我們將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入手,針對沿海國家赤潮問題很多的現狀提出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