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能效提升,加快實現節約發展”是《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十大重點任務之首。工業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領域,工業能效提升是實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標的關鍵所在,而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重點用能行業的能效提升更是突破口。
工信部日前發布了《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具體包括能源利用效率、資源利用水平、清潔生產水平大幅提升,節能環保裝備等綠色制造產業快速發展,并初步建立起綠色制造體系。
“工業綠色發展本質上是要改變過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質量、低效益、低產出的局面,發掘新的綠色增長點,形成工業發展新動能。”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重點行業大力提升能效
2015年12月23日,3.6萬噸汽油經油輪運輸從斗尾港中化青蘭山碼頭順利出口到新加坡,與在國內銷售相比,出口效益增加近千萬元。這是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第一船出口的汽油,不僅達到歐V標準,能耗水平也是全球煉油企業A類。中化泉州石化一直把能效提升作為重要戰略,2016年上半年,中化泉州石化通過強化裝置之間的熱聯合,裝置間熱物料直供比例達到80%以上,節能量3.6萬噸標煤/年;回收低溫余熱,節能量2萬噸標煤/年;加強加熱爐管理,提高熱效率0.6%,實現年節能量13000噸標煤。
“大力推進能效提升,加快實現節約發展”是《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十大重點任務之首。工業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領域,工業能效提升是實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標的關鍵所在,而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重點用能行業的能效提升更是突破口。
工信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年均增長2.6%,年均增速比“十一五”時期回落5.5個百分點,工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8%,實現節能量6.9億噸標準煤,對完成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的貢獻度在80%以上。重點行業和主要用能單位產品單耗持續降低,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輕工、紡織、電子信息等行業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累計下降24.5%、18.4%、12.2%、22.5%、34.1%、31.8%、35.9%、31.4%、27.3%。
結構節能、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是工業節能的三大途徑。一直以來,技術節能都是提升工業能效的最大動力,對工業節能的貢獻率超過40%。隨著先進適用節能技術在重點行業的推廣應用,預計“十三五”時期技術節能的貢獻率仍將達到40%左右。據介紹,工信部將全面實施系統性、綜合性節能技術改造,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持續深挖工業節能潛力。其中,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化工、紡織、造紙等行業節能技術改造仍是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結構節能對工業節能的貢獻率由“十一五”期間的1.6%大幅提高到“十二五”期間的17.5%。“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的加大,結構節能的貢獻率將達到28.9%。”高云虎指出,結構優化包括產業結構優化、產品結構優化和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在產業結構優化方面,既要提高高耗能行業準入門檻,嚴控新增產能,積極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還應加快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綠色產業發展。
資源綜合利用“變廢為寶”
秸稈這種在農村隨處可見的廉價原料,在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卻成為“一草三用”的寶貝。第一用是造紙;第二用是造肥,把造紙后產生的制漿黑液做成綠色肥料;第三用則是產沼,用制漿黑液產生沼氣。這也正是泉林紙業一直努力做大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資源綜合利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資源利用方式實現根本轉變、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手段。工信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資源綜合利用規模穩步擴大,綜合利用量逐年增加,2015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5%,其中大宗工業固廢(不含廢石)綜合利用率50%;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2.2億噸。“十二五”期間共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物達70億噸、再生資源12億噸。
一系列重大突破表明,我國綜合利用技術裝備水平在大型化、配套化、自動化、智能化、與互聯網的進一步融合以及節能降耗等方面顯著提高。比如,6000馬力功率以上的廢鋼鐵破碎生產線、廢舊金屬機械化分選分級拆解預處理技術裝備、百萬噸級鋼渣熱悶法預處理大型生產線等實現規?;茝V,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型膠結充填料制備技術、大比例利用固廢生產人工魚技術、尾礦生產加氣混凝土技術、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等1000多項原始創新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尾礦和廢石在混凝土中的應用等一批技術得到有效推廣,并在應用中不斷創新,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資源綜合利用不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還取得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高云虎說。
為了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工信部此前開展了第一批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工作,確定了河北省承德市、山西省朔州市、江西省豐城市等12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地區,促進了重點地區產業規范化、規?;l展。2015年,工信部還出臺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年)》,促進區域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與生態協調發展。
“要繼續加強工業資源的高值化、規?;?、集約化利用。”高云虎表示,將圍繞尾礦、廢石、煤矸石、粉煤灰等各類工業固體廢物,打造完整的綜合利用產業鏈;以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等主要再生資源為重點,加強行業規范管理,定期發布符合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
基礎制造加速綠色化
時值盛夏,廣東佛山志高空調廠區里更是熱火朝天,生產流水線上的機器人卻不受高溫困擾,有條不紊地操作著,一套套空調機被打包好發往全球。正如志高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興浩所言,引進機器人正是為了提高效率,提升產品品質,推進精益制造和綠色制造。
《中國制造2025》把全面推行綠色制造作為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內容,要求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力度,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努力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日前聯合發布了《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綠色制造體系。“可以說,沒有綠色基礎制造工藝的綠色化,制造業綠色轉型發展就沒有了技術支撐,綠色基礎制造工藝是制造業綠色轉型的重要基礎。”高云虎指出,鑄造、鍛壓、切削等基礎制造工藝量大面廣、通用性強,是汽車、紡織、機床制造等產業發展的基礎制造核心技術,基礎制造工藝的綠色化、精益化水平直接決定著工業綠色發展基礎能力的高低。
中國是基礎制造大國,鑄造、鍛壓、焊接、熱處理等行業規模都居世界首位?;A制造工藝因此成為裝備制造業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環節,鑄、鍛、熱、焊四種基礎制造工藝合計能耗占裝備制造業總能耗的70%—85%。
高云虎表示,輕量化、清潔化、精密化、短流程化、循環化是“十三五”基礎制造工藝綠色發展的重點方向。要重點推廣綠色的鑄造、鍛壓、焊接、切削、熱處理、表面處理等基礎制造工藝技術與裝備。到2020年,鑄件廢品率降低10%,鍛造材料利用率提高10%,切削材料利用率提升10%,電鍍和涂裝行業減少污染物排放30%以上。
據介紹,工信部將實施綠色基礎制造工藝推廣行動,選擇一批鑄、鍛、焊、熱處理等行業的龍頭企業,針對基礎工藝關鍵工序開展生產工藝綠色化改造,重點推廣綠色、先進的鑄造、鍛壓、焊接、切削、熱處理、表面處理等基礎制造工藝技術與裝備。同時,建立數字化、柔性化、綠色、高效的鑄造車間,以鍛壓設備為中心構建數字化沖壓車間,建設數字化焊接車間、數字化熱處理車間、高效綠色切削加工中心。